2024年10月26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第九届浙江书展上,隆重举行了金庸译文及《明窗小札》系列作品读者分享会,特邀金庸原秘书、金庸译文及《明窗小札》主编李以建先生现场解读金庸先生的“另一支笔”,让现场读者从多个角度重新认识和了解这位世界文坛巨人的传奇创作生涯。作为一位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文化巨匠,金庸先生不仅是小说家、报人、学者……,他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译者,在翻译领域同样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文化财富。
金庸先生曾先后担任《东南日报》国际电讯翻译编译、《大公报》电讯翻译,并曾与著名翻译家萧乾、杨刚等在《大公报》国际部共事。最新发布的金庸译文系列《幸福婚姻讲座》《达蒙·鲁尼恩短篇小说选》,皆是金庸先生在《大公报》连载翻译的文学作品。《达蒙·鲁尼恩短篇小说选》精彩再现了美国短篇小说怪才达蒙·鲁尼恩笔下纽约百老汇的江湖故事,《幸福婚姻讲座》则演绎了法兰西学院院士莫洛亚笔下关于幸福婚姻的思辨大戏。
金庸译作的文化传递与重构
李以建先生是资深的文学评论家和金庸作品研究者,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审,他自1995年开始担任金庸秘书,直至金庸逝世,长期负责金庸作品的编辑整理工作,主编《明窗小札》等系列图书。
李以建谈到金庸先生译作的珍贵价值,他认为:金庸先生的译文作品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和重构。在《达蒙·鲁尼恩短篇小说选》中,金庸敏锐地捕捉到鲁尼恩文风的精髓,在翻译时不仅保留了原著的生动幽默,还通过运用粤语俚语、贴近中国读者的表达方式,使得译文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风格,又融入本土的文化色彩。如果说莫洛亚的《幸福婚姻讲座》是透过人类婚姻现象,去挖掘人性深处的困惑和抉择,那么金庸创作的武侠小说则是以虚构的武侠江湖,淋漓尽致地揭示人性的复杂和永恒。二者貌异神同,笔锋都有力地探及人性的深处,这恰恰是文学创作的终极真理。
融汇中西的经典译作
广州市朗声图书总编辑、金庸译文责编何娴女士就金庸译文系列作品的出版意义、编辑加工原则及装帧设计特色等与读者朋友做了分享。金庸先生作为一代文学大家,他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已达出神入化的境界,对于像金庸先生这样的大家的文字,堪称经典的翻译作品,在编辑过程中始终秉持尊重其写作习惯和遣词风格,尊重语言文字自身发展流变规律的原则,力求完整的、最大限度地保留作品原貌,从而给读者提供一个可靠的版本。在装帧方面,出版方精心打造了一个视觉与触感兼具的锁线精装版本,封面配色与用图更是颇具匠心;作为金庸百年的献礼之作,每本书还特别配赠了一枚由知名画家李志清绘制的精美藏书票,让购买的每位读者都能在2024这一特殊的年份里获得特别的收藏意义。
值此金庸百年诞辰之际,金庸先生两部译文作品既是这位文学巨匠、翻译大家在文学翻译领域笔耕成果在内地的首次出版发行,也是安德烈·莫洛亚和达蒙·鲁尼恩两位名家原作中译本在内地的首次出版。作为译者和被译者,均是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家,而作品本身所包含的巨大文学价值,以及弥足珍贵的首次出版,都值得读者去阅读和拥有。
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金迷、翻译爱好者及文学研究者共聚一堂,共同探索金庸译文系列作品的精彩。金庸译文系列作品于内地的首次出版,广大读者得以见识金庸先生的传神译笔。金庸先生不仅通过小说创作为中国文学打开了新的篇章,也通过高水平的翻译实践推动了中外文化的深度交流与互鉴。金庸先生的译文作品,跨越时间的河流,成为一座座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